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18363969016
手機:18363969016
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大沙路2號
電話:400-9607-119
郵箱:786512313@qq.com

還敢“乘風破浪”?23歲女孩玩水被掀飛,臉部4處骨折!
還敢“乘風破浪”?23歲女孩玩水被掀飛,臉部4處骨折!
炎炎夏日,水上樂園的“乘風破浪”特別火!但最擔心的事兒還是發生了!
近日,沈陽一家醫院就接診到一位年輕的女傷者,她在造浪池里被一個巨浪掀起后撞傷臉部,造成左臉4處骨折,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8月13日,記者在北部戰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病房見到了傷者劉女士,她左側臉部明顯腫脹。據了解,劉女士今年23歲,身高1.65米,體重只有90斤左右,受傷前面容姣好。
不久前,她與朋友在水上樂園的造浪池里游玩,“我當時坐在游泳圈上,兩只手還緊緊拽著泳圈,沒想到一個巨浪打過來,我就感覺自己被拋了出去,臉撞到了另一個人的頭部。”

劉女士說,她當時感覺左側半邊臉先是麻了,隨后開始疼,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臉被撞傷了,鼻子和嘴里都有血。
“我用手摸了一下左臉,感覺腫起來了,但顴骨那里是塌下去的。”被緊急送往醫院后,醫生發現劉女士左側顴骨處有4處骨折,需要手術。
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醫師梁久龍介紹,一側顴骨骨折不但對人的外貌有損,而且可能導致左右臉不對稱、眼球內陷等問題,造成人吃飯、說話等功能受影響。

出于美觀考慮,醫生最終決定采取從眼眶下緣及口腔內伸入骨折處進行手術的方案。同時,梁久龍提醒市民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一旦發生意外骨折,不要輕易挪動傷者或壓迫患處,以免骨折處二次錯位受傷。尤其是面部受傷的患者,對手術、縫合要求更高,應盡快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處理。

這已經不是水上樂園造浪池第一次出事了!
2019年7月29日,
吉林延邊一水上樂園,
海嘯池突發巨浪造成44人受傷,
2名肋骨骨折1名腳部骨折。
人造浪“來襲” ,
合肥女子頸椎骨折,
方特樂園被判全責!
2018年夏天,魯女士在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水上樂園游玩。在游玩園區“颶風灣”項目中,該園區制造的人工波浪將同在游玩的案外人劉某某沖倒,后與魯女士乘坐的橡皮艇發生碰撞。劉某某在倒下時,身體壓在魯女士頭部,導致頸椎骨折。魯女士將方特起訴至法院,方特樂園被判全責。
揚州男子被泳池人造浪掀翻池底,
幾十個人從他身上踩過去……
2016年8月1日晚10時多,揚州武警醫院急診科接診一40多歲、穿著三角泳褲的男子。原來,該男子夜間在東區一家游泳館戲水沖浪時,被浪掀翻池底,被幾十人踩踏導致受傷。所幸男子身上多是軟組織損傷,人并沒什么大礙。
游客:如何安全游玩水上樂園?
1. 遇強風暴雨打雷等天氣時,應盡快到室內躲避,不要游玩水上游樂設施;
2. 嚴禁在回水口、吸水口逗留游玩,謹防發生溺水事故;
3. 游玩滑梯時,嚴禁逆向爬行,同一滑梯嚴禁兩人同時或前后緊接下滑;滑行時嚴禁將手腳伸出滑梯外;嚴禁松開滑具把手或改變滑行姿勢,以免發生意外;
4. 乘搭水上娛樂船時,不要集中在船的一側,不要搖晃船只,以免船失去平衡;嚴禁在船艙內走動,頭、手不要放在船的邊緣外,以免被碰撞及發生其他意外;途中未盡許可不得離船下水,即是游泳也要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在平靜的水面游,不得遠離船體獨自行動;
5. 參與一些會發生碰撞、激烈的項目時,必須身著合適的泳裝,并摘去眼鏡、發夾、玉鐲、手表、戒指 、項鏈、耳環等硬性物品,以免脫落或造成人身傷害;
6. 游玩時不要奔跑打鬧,以免滑倒摔傷;嚴禁脫鞋、光腳游玩,以免鐵絲或水內雜物將腳劃傷;
7. 游樂前了解水池池水深淺,量力而行,嚴禁跳水、潛水;
8.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腐蝕性等危及人身安全的物品進入場所;
9. 進入場所要仔細閱讀安全注意事項,特別是對身高年齡體重及身體狀況有要求的水上游樂設施,要對照自己確定是否可以游玩,聽從工作人員安排,穿好救生衣;帶小孩的旅客要管好自己的孩子。
園區:如何安全管理水上樂園?
安全是最大的服務!這個是每一個水上樂園從業者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的問題。水上樂園沒有安全保障,其他任何的服務都談不上。
安全是最大的任務!安全是每一水上樂園從業者最大的任務。
水上樂園安全管理有哪些細節工作要做呢?
答
第一、水上游樂設施安全標識設置
1、應在明顯的位置處張貼各個水上游樂項目《安全游樂須知》,廣播要反復宣傳,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項,防止事故發生。
其中“明顯的位置處”應至少包括水上樂園售票處、園區出入口、游客中心、水上游樂設施出入口等處。現在許多水上樂園運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會忽視在售票處、游客中心位置《安全游樂須知》的設置,這是不應有的失誤。這樣往往會缺失《安全游樂須知》中對不適合水上樂園游樂的游客進入園區前進行提示的功能,致使出現事故時運營單位將會承擔一些不必要的安全責任。
“廣播要反復宣傳,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項,防止事故發生”這也是水上樂園運營單位在日常運營中應注意的要點,在園區內不同功能區域播放的廣播內容應符合其功能區域內設施使用的要求。
現在國內大部分游樂場所運營使用單位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每臺套設備往往只設置一名操作人員,但是大家別會略了游客很少有單獨游玩的情況,一般都會與家人或朋友共同游玩。當發生一些安全事故時游客方會有現場證明人,可游樂場運營方由于發生事故時現場只有一名操作人員并沒有其他人員為其作證,證明其在設備開啟前進行了《安全游樂須知》的宣貫工作,而且其相應的《安全游樂須知》及反復廣播安全注意事項用的廣播設備也未設置,這樣就會導致當發生安全事故時運營使用單位成為事故全部責任承擔人。
2、對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應有明顯的提醒游客注意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標志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GB2894-2008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13495-2015消防安全標志),例如:禁止標志(紅色)、警告標志(黃色)、指令標志(藍色)、提示標志(綠色)等。還有大家一定要區分《安全警示標志》與《安全游樂須知》的分別,其實比較簡單《安全警示標志》就是各種圖形類標志,無需進行詳盡的文字注解;《安全游樂須知》則是需要根據各游樂設施“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進行文字注解,而且A級景區中的要求還需要《安全游樂須知》中的內容至少要有中英文對比介紹。

第二、專人值守安排
1、各水上游樂項目均應設置高位監視哨,有專人值守,監視哨的數量和位置設置應能滿足可以監控游客游樂的整體范圍。
其中“監視哨的數量和位置設置應能滿足可以監控游客游樂的整體范圍”,這里的“監視哨的數量和位置設置”要求應是不存在游客游樂區域內監視人員的視覺死點,盡量安排為點與點之間形成區域覆蓋。并且監視哨上的值守人員應能在游客發生意外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能夠通知到附近的救生員進行緊急救護。
2、按規定配備足夠的救生員。救生員須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經專門培訓,掌握救生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
這里所說的“規定”就是根據國家體育局下發的GB19079.1-2013《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第一部分游泳場所》的規定,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游泳池,應至少配備游泳救生員3人;水面面積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應按面積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內增加1人的比例,配備游泳救生員。持證的救生員也應是在年審合格范圍內的人員。
3、設醫務室,配備具有醫師職稱以上的醫生和經過訓練的醫護人員和急救措施。水上樂園作為大型水上樂園其“醫務室”的設置是必要的,當發生溺水事件時對于溺水者的黃金搶救時間為其呼吸停止32秒內,2分鐘后溺水者開始腦損傷,5分鐘后基本無法救治,世界上溺斃時間最長獲救的時間是在6分31秒左右。這樣看來如果在“120急救車”到來之前作為運營使用單位如果在第一時間由專業人員進行急救操作的情況下,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產生。
“急救措施”應是一整套完整的“緊急事故應急救援流程”,其至少應包括如何防止緊急事故的發生措施、事故發生時急救措施以及事故發生后的善后處理方法等。
作為運營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人員還應及時檢查相關急救物品的良好情況,比如一些常用藥品的品種、數量、保質期等是否在合格范圍內。急救工具的良好程度,如氧氣瓶其使用壓力是否正常,心臟起搏器蓄電池電量是否合格,擔架擺放位置是否合理等等。
4、設值班室,配備值班員。要求值班員應具備一定的能夠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并能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及時進行合理處置,避免單體事件轉發為群體事件。

第三、安全意識宣傳
1、水上游樂設施范圍內的地面,應確保無積水、無碎玻璃及其他尖銳物品。這個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大家都知道水上樂園游樂的游客大部分都是赤腳玩樂的情況,如果不能保證“無積水、無碎玻璃及其他尖銳物品”極有可能會造成游客摔傷、劃傷、扎傷等事故發生。
2、隨時向游客報告天氣變化情況(主要指項目設置地點為海邊的水上樂園)。為游客設置避風、避雨的安全場所或具備其他保護措施。一般講就是當極端天氣發生時能夠在第一時間為游客提供避風、避雨的安全場所或具備其它保護措施。將游客及時疏散到水上游樂設施區域范圍以外的安全地區,減少次生事故的發生。
3、全體員工應熟悉場內各區域場所,具備基本的搶險救生知識和技能。這就是要求園區內全體員工應熟知園區內急救物品存放點、安全場所、疏散通道等功能區域的位置,并能及時協調游客進行疏散、急救等工作。并且還應具備基本的搶險救生知識和技能能夠幫助專業救生員或醫生對受傷游客進行救助。
4、安全使用水質處理化學藥品。水上樂園應配置專業的水質管理員,其應對園區內游客涉及到的區域內的水質進行監測和處理,合理使用化學藥品,避免由于藥物投入比例失調,造成游客人體傷害事故發生。比如常用的“硫酸銅”如果投入比例加大或存放不當被游客吸入或誤食將會對胃腸道造成刺激作用,引起惡心、嘔吐、口內有銅性味、胃燒灼感。嚴重者有腹絞痛、嘔血、黑便。可造成嚴重腎損害和溶血,出現黃疸、貧血、肝大、血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發生接觸性皮炎和鼻、眼粘膜刺激并出現胃腸道等癥狀。
5、每天營業前對水面和水池底除塵一次。水面除塵比較簡單,只要將水面懸浮的雜物打撈干凈即可。但水池底除塵程序就比較復雜,首先對于水深大于0.5米的游泳池如果進行水池底除塵工作則需要水池水體靜止時間超過4小時以上,使得池水中的懸浮物能夠充分沉淀至池底。水池底除塵應使用專業吸污機,在使用過程中秉承“低推慢起”的原則做到充分將游樂區域內的池底進行全方位除塵。
6、應在危險區域設置安全隔離裝置。對于水上樂園“危險區域”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變電室、設備間、水泵房、排水口等,這些區域應至少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門鎖、安全隔離裝置等保護裝置。現今許多水上游樂設施生產廠家在設備設計時往往忽略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安全隱患,就是在水上游樂設施排水口區域未設置安全隔離裝置,尤其是一些排水量比較大的設施,如果只是在排水口蓋個篦子,那就很有可能造成在排水期間將一些體重比較輕的游客吸入至篦子上,致使游客發生溺亡事故發生。如果加入安全隔離裝置人為的將游客與危險區域進行隔離,將會阻止這樣的溺亡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