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18363969016
手機:18363969016
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大沙路2號
電話:400-9607-119
郵箱:786512313@qq.com

揪心!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媽媽一個動作孩子進了ICU…
近日,福建泉州一6個月大女嬰被開水燙傷,家屬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給孩子包裹,結果導致孩子肝功能受損,進了重癥監護室……
燙傷后的“土辦法”害人多多,正確處置方法你知道嗎?
6個月女嬰被燙傷
家屬用浸泡白酒的毛巾包裹
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沖洗。但孩子的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

當天下午12時50分許,孩子由家人緊急抱至泉州第910燒傷科。接診的燒傷科醫護人員見到孩子時都十分震驚,“女孩全身通紅,一股酒味很嗆人。”醫生介紹,如果送醫不及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酒精中毒導致休克死亡。
經醫生檢查,孩子的面頸、軀干、四肢都有燙傷,全身22%面積被燙傷,深度達2—3度,屬于重度燙傷。
燒傷科護士長介紹,在送醫后2小時,意識模糊的孩子反復嘔吐7次,已處于嚴重的醉酒狀態,經血液生化檢查后發現,轉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損。
截至24日,孩子還在重癥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這些錯誤處理的荒唐方式每天在上演
夏天是小兒燙傷高發期,很多醫院燒傷科每天都人滿為患。而各種燙傷后的荒唐處理方法更是經常上演,專家特別提到了“民間三寶”,即老鼠油、牙膏和醬油,很多老人覺得燙傷抹這三樣就好。事實上,這種民間偏方是錯誤的。
燒燙傷后不能在創面隨意涂抹藥物,如紅汞、龍膽紫,以免妨礙醫生對創面和深度的判斷。而且紅藥水含有汞,大面積使用可能引起汞中毒。
也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質,如黃醬、醬油、香油、牙膏、香灰等,這些物質對創面起不到任何治療作用,反而會妨礙清創并增加創面污染的機會。
燙傷后第一時間冷水沖20-30分鐘
專家反復強調,燙傷后冷水沖!冷水沖!至少沖20-30分鐘。在家第一時間運用正確的處理,能夠有效減少疤痕增生的概率。
專家指出,日常燙傷急救處理要牢記“沖、脫、泡、蓋、送”的原則。

正確急救記住五個字
燒燙傷急救只需記住五個字:沖、脫、泡、蓋、送。
沖
——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減輕高溫進一步滲透所造成的組織損傷加重。沖的時間越早越好。
脫
——沖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盡量避免將水皰弄破。千萬不要強行剝去衣物。
泡
——對于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2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
蓋
——使用干凈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對于面部燒傷者,宜采用坐姿或半臥位姿勢,將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蓋在面部。
送
——送醫就診,尋求醫生的救助。
Ⅰ度燙傷:皮膚發紅、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燙傷皮膚顏色逐漸消退,皮膚脫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處理。涂抹藥前用雙癢水清創,預防感染。
Ⅱ度以上的燙傷,經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后,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水泡,應送院治療,但如果傷勢較輕的淺Ⅱ度其實也可涂抹藥膏在家處理。
如何正確使用呢?
有些人會用一些抗感染的油膏,如金霉素眼膏等。但燙傷現場急救處理時不推薦使用油膏,因為這會阻礙熱量散發,反而不利于減輕疼痛。
嚴禁將口服和靜脈應用的抗生素直接外用于燒傷創面上。這些抗生素局部應用后很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燒傷外用藥物有很多種,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到專科醫生處進行評估,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不能圖省事,自行購藥換藥。更不要聽信某些偏方說使用后愈合快、完全不留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需要記住的是,偏方千萬別用,這些偏方不僅對傷勢的好轉沒有任何幫助,而且有可能對皮膚造成進一步傷害,簡直就是在傷口上撒鹽!
民間偏方為什么不能用?
1抹紅藥水,無法看燙傷程度
燒燙傷后醫生先要根據皮膚的顏色和質地,來判斷燒燙傷的深度和面積,以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如果使用紅藥水、紫藥水會將燙傷部位染色,醫生難以判斷燒燙傷程度。

2貼創可貼,可能加深創傷
創可貼是用來處理小創口外傷,如果用于燒燙傷口,使用過程中會把受損表皮或剛生長的新鮮組織撕裂,加深創傷。同時燒燙傷后周圍組織會出現腫脹,創可貼粘太緊會造成血運不暢,出現更嚴重損傷。

3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傷口上面的牙膏沒有經過嚴格的藥用殺菌,很不衛生,有可能還有利于細菌的生長,其他一些不對癥的藥膏也會對傷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創傷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到了醫院后,不但會影響醫生對燒傷程度的診斷,在清洗過程中,也會給傷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